去年我国粮食市场化收购比重达98% 实现更高层次粮食供需动态平衡
编辑/2021-01-16/ 分类:阳光生活/阅读: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目前南方地区秋粮收购已接近尾声,东北地区仍处于收购高峰,预计旺季收购4月底结束。新粮上市以来,市场行情较好,玉米购销两旺。截至2021年1月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2020年,我国粮食市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目前南方地区秋粮收购已接近尾声,东北地区仍处于收购高峰,预计旺季收购4月底结束。新粮上市以来,市场行情较好,玉米购销两旺。截至2021年1月5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2020年,我国粮食市场化收购比重达到98%,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添了底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考验。在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的态势下,我们仍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以粮食供给安全稳定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藏粮于库”到“藏粮于市”
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高位,企业商品库存明显增加,创近15年来最高水平,东北地区玉米商品库存已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粮食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使我国粮食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抵御市场风险和维持有效供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
企业商品库存增加是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意味着粮食逐渐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市”转型。过去,国家实行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政策,主要依靠政府储备抵御风险。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形成。
粮食企业是市场化收购的主力军,是实现“藏粮于市”的重要载体。随着更多粮源由政府粮库转到社会主体手中、靠市场调节,粮价波动也更频繁。因此,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由以前的直接调控转向以政策引导为主的间接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政策“组合拳”确保粮市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洪灾、台风等因素影响,2020年粮价波动频繁,但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丰富粮食调控“工具箱”,综合运用轮换吞吐、库存拍卖和增加进口等“组合拳”,确保粮食安全无虞。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并特别强调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多部门协同配合,出台有力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粮食市场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近两个月玉米种子销售明显加快,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玉米意愿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健全,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力度,2020年累计竞价销售成交政策性粮食1.2亿吨,比2019年增加7000多万吨,有效保障了市场粮源供应。
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掌控能力。2020年1月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749万吨,进口大米223万吨,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2041万吨,保障了国内粮食稳定供应。“总的来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和运行平稳。”秦玉云说。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产业强、粮食安。在引导“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市”转型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粮食加工企业为引擎,打造从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产需有效对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立完善的粮食产业体系,各地作了很多有益探索。浙江湖州市近年来打造“湖州好大米”区域公共品牌,从以前“农民种什么,企业粮库收储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农民种植什么”,不仅解决了粮食加工企业仓容不足和储备企业轮换亏损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储备优化、企业盈利、政府减亏、消费者获益“五方共赢”。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能够切实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表示,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强化市场引领和需求导向,有利于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有利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方进表示,要充分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添了底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粮食安全经受住了考验。在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的态势下,我们仍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以粮食供给安全稳定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从“藏粮于库”到“藏粮于市”
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高位,企业商品库存明显增加,创近15年来最高水平,东北地区玉米商品库存已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粮食企业商品库存增加,使我国粮食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抵御市场风险和维持有效供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说。
企业商品库存增加是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意味着粮食逐渐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市”转型。过去,国家实行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政策,主要依靠政府储备抵御风险。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形成。
粮食企业是市场化收购的主力军,是实现“藏粮于市”的重要载体。随着更多粮源由政府粮库转到社会主体手中、靠市场调节,粮价波动也更频繁。因此,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由以前的直接调控转向以政策引导为主的间接调控,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政策“组合拳”确保粮市稳定
受新冠肺炎疫情、洪灾、台风等因素影响,2020年粮价波动频繁,但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丰富粮食调控“工具箱”,综合运用轮换吞吐、库存拍卖和增加进口等“组合拳”,确保粮食安全无虞。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并特别强调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多部门协同配合,出台有力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保障粮食市场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近两个月玉米种子销售明显加快,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民种植玉米意愿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不断健全,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中央储备粮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储备能够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性粮食投放力度,2020年累计竞价销售成交政策性粮食1.2亿吨,比2019年增加7000多万吨,有效保障了市场粮源供应。
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掌控能力。2020年1月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749万吨,进口大米223万吨,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2041万吨,保障了国内粮食稳定供应。“总的来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充足和运行平稳。”秦玉云说。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产业强、粮食安。在引导“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市”转型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粮食加工企业为引擎,打造从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粮食产业体系,形成“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产需有效对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立完善的粮食产业体系,各地作了很多有益探索。浙江湖州市近年来打造“湖州好大米”区域公共品牌,从以前“农民种什么,企业粮库收储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农民种植什么”,不仅解决了粮食加工企业仓容不足和储备企业轮换亏损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储备优化、企业盈利、政府减亏、消费者获益“五方共赢”。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能够切实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司长钱毅表示,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强化市场引领和需求导向,有利于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有利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方进表示,要充分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导向作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房价分化趋势明显 调控将深化细化 上一篇:重磅!央行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