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谈一号文件起草背景:农民收入增速11年快于城镇
编辑/2021-02-23/ 分类:阳光生活/阅读:
[摘要]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 ...
[摘要]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春节刚过,农事渐忙。昨天,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就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8个一号文件,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牛年新春的“政策大礼包”。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一、文件起草背景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克服疫情灾情严重影响,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为“十三五”划上圆满的句号。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二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四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加快补上,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乡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鲜明信号:新征程上“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起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文件主要内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5个部分26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
“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可以说,今年的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好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管今年的“任务书”;也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它也是管5年的“施工图”。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去年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捂紧自己的“粮袋子”,社会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十分关注,请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今年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什么举措?谢谢。
唐仁健:
谢谢记者的提问。首先提出粮食问题,表明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我愿意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去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觉得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也要看到,我国的粮食供求不宽,一直是一种紧平衡的状态或者说格局。未来“十四五”也好,更长时期也好,随着人口还有一点增长,特别是消费的升级,粮食的需求还会有刚性的增长。同时,再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所以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还必须尽可能把安全系数打得高一些,尽可能多产一些粮、多储一些粮。我们讲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大家注意这里用了“三个紧”,充分表明粮食安全在我们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个战略全局和大局中极端重要地位。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果皮之不存,粮将焉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另外,我们还要确保规划要建成的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要努力种植粮食。说到高标准农田,这是我们提高地力和提高单产的一个关键抓手,具体是提高建设的标准和质量,确保一季能够产1000斤,两季能够产1吨粮,这就是高标准。同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我国的地就这么多,水也就这么多,所以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两辅”的机制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就是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能够多得利,在政策手段上要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辅之以义”就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都明确下一步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以前主要强调的是省长负责制。通过这些努力来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能够保持稳定,有条件的还要不断提高。
保供给既要保数量,下一步还要考虑保多样、保质量,因为多样和质量同时保,既是满足我们市场消费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所以,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继续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这句话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我们理解叫“三品一标”,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销路更畅、效益更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 唐仁健: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春节刚过,农事渐忙。昨天,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就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8个一号文件,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了牛年新春的“政策大礼包”。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一、文件起草背景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农业农村发展克服疫情灾情严重影响,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为“十三五”划上圆满的句号。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二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三是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2.64:1缩小到2.56:1,农民人均收入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四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突出短板加快补上,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乡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鲜明信号:新征程上“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起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文件主要内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是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5个部分26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就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
“一个全面加强”就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可以说,今年的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好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管今年的“任务书”;也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它也是管5年的“施工图”。
我就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去年粮食价格普遍上涨,国际上许多国家纷纷捂紧自己的“粮袋子”,社会上对粮食安全问题十分关注,请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今年对保障粮食安全有什么举措?谢谢。
唐仁健:
谢谢记者的提问。首先提出粮食问题,表明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所以我愿意首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去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觉得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些年,我国粮食年年丰收,去年达到了13390亿斤,创了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了100多亿斤。全社会的库存目前非常充裕,所以产销也好,库存也好,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们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去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我们经受住了一次大考。
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也要看到,我国的粮食供求不宽,一直是一种紧平衡的状态或者说格局。未来“十四五”也好,更长时期也好,随着人口还有一点增长,特别是消费的升级,粮食的需求还会有刚性的增长。同时,再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也明显增加。所以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还必须尽可能把安全系数打得高一些,尽可能多产一些粮、多储一些粮。我们讲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大家注意这里用了“三个紧”,充分表明粮食安全在我们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这个战略全局和大局中极端重要地位。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果皮之不存,粮将焉附。下一步,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另外,我们还要确保规划要建成的10.75亿亩高标准农田,要努力种植粮食。说到高标准农田,这是我们提高地力和提高单产的一个关键抓手,具体是提高建设的标准和质量,确保一季能够产1000斤,两季能够产1吨粮,这就是高标准。同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我国的地就这么多,水也就这么多,所以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两辅”的机制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就是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能够多得利,在政策手段上要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辅之以义”就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都明确下一步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以前主要强调的是省长负责制。通过这些努力来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能够保持稳定,有条件的还要不断提高。
保供给既要保数量,下一步还要考虑保多样、保质量,因为多样和质量同时保,既是满足我们市场消费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需要。所以,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继续做深、做细、做实,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这句话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我们理解叫“三品一标”,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销路更畅、效益更好,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谢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