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 改革红利提速释放
编辑/2020-10-16/ 分类:阳光生活/阅读:
力挺创新设立硬指标 混改重组扩围升级成重头戏 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 改革红利提速释放 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约77万项……“十三五”期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 ...
力挺创新设立硬指标 混改重组扩围升级成重头戏
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 改革红利提速释放
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约77万项……“十三五”期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国有企业运行更稳、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创新更强。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近年来国资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创新获得政策力挺,并设立硬指标。同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混改、重组等扩围升级成重头戏,红利加速释放。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连创三项世界纪录的金沙江特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50万个、“新舟”600飞机首次交付到非洲国家……连日来,国有企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捷报频传。
今年以来,作为生力军、主力军,国有企业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全面发力,助推中国经济复苏步伐不断加快、质量持续提高、活力更加澎湃。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已连续3个月实现月度同比增长。其中,8月份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3.2%。
回望“十三五”,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面对内外矛盾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发挥了国民经济“顶梁柱”、关键领域“压舱石”作用。
一方面,运行更稳、实力更强。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63.4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5.8万亿元,增长33.2%;净资产为22.2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6.3万亿元,增长39.9%。
另一方面,效益更高、质量更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3%、20.6%,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了5.9%,累计上交税费10.9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3%、29.1%,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了6.1%,上交国有资本收益2372亿元、财政专项利润3000亿元。
政策力挺创新
10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场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桁架式半潜平台组块完工装船,设计重量近2万吨,相当于近200辆超重型卡车的载重量总和,敷设电缆总长达43万米,可环绕北京六环两圈多。它的成功建造,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自主设计建造技术和能力水平。
这不是个例。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天问一号”奔向火星……“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专注实业、做强主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这几年我们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专门在内部机构改革过程中成立了科创局,在组织引导中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等方面也给予了一些政策。”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数据显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73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含9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16名两院院士;2019年度,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8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约77万项。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也就是把研发投入的资金在考核当中加到效益里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彭华岗透露,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
在加大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国有企业还着力搭建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汇集创新资源,带动社会创新,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向着改革“深水区”发起冲锋,持续深入落实“1+N”政策体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市场化基础进一步筑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
——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以中央企业为例,从2013年以来推进的混改事项达到4000项,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电力、民航、电信等重点领域混改也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战略性重组,央企数量从2015年的106户调整至百户以内,主业处于石油石化、电力、通信、军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的企业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占中央企业的比重均超过90%。山西、山东等多地国企也加快转型发展,重组整合动作不断。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处置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1.14亿吨和1644万吨。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通过“十三五”以来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治理管理更加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内生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三年的国企改革施工图已经明确,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不设置限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投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记者 王璐)
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 改革红利提速释放
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约77万项……“十三五”期间,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国有企业运行更稳、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创新更强。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近年来国资国企加力高质量发展,创新获得政策力挺,并设立硬指标。同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混改、重组等扩围升级成重头戏,红利加速释放。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连创三项世界纪录的金沙江特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50万个、“新舟”600飞机首次交付到非洲国家……连日来,国有企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捷报频传。
今年以来,作为生力军、主力军,国有企业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全面发力,助推中国经济复苏步伐不断加快、质量持续提高、活力更加澎湃。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已连续3个月实现月度同比增长。其中,8月份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3.2%。
回望“十三五”,世界经济风云变幻,面对内外矛盾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发挥了国民经济“顶梁柱”、关键领域“压舱石”作用。
一方面,运行更稳、实力更强。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63.4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15.8万亿元,增长33.2%;净资产为22.2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加6.3万亿元,增长39.9%。
另一方面,效益更高、质量更优。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2017至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从67家增加到80家,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3%、20.6%,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了5.9%,累计上交税费10.9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7.3%、29.1%,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了6.1%,上交国有资本收益2372亿元、财政专项利润3000亿元。
政策力挺创新
10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场地,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桁架式半潜平台组块完工装船,设计重量近2万吨,相当于近200辆超重型卡车的载重量总和,敷设电缆总长达43万米,可环绕北京六环两圈多。它的成功建造,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自主设计建造技术和能力水平。
这不是个例。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天问一号”奔向火星……“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专注实业、做强主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这几年我们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专门在内部机构改革过程中成立了科创局,在组织引导中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等方面也给予了一些政策。”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近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
数据显示,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骨干力量,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73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含9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16名两院院士;2019年度,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8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总量约77万项。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也就是把研发投入的资金在考核当中加到效益里来,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彭华岗透露,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
在加大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国有企业还着力搭建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汇集创新资源,带动社会创新,成为孕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源泉。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十三五”时期,国有企业向着改革“深水区”发起冲锋,持续深入落实“1+N”政策体系,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市场化基础进一步筑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
——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以中央企业为例,从2013年以来推进的混改事项达到4000项,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目前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电力、民航、电信等重点领域混改也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通过战略性重组,央企数量从2015年的106户调整至百户以内,主业处于石油石化、电力、通信、军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的企业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占中央企业的比重均超过90%。山西、山东等多地国企也加快转型发展,重组整合动作不断。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2041户“僵尸”特困企业处置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1.14亿吨和1644万吨。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通过“十三五”以来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治理管理更加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内生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三年的国企改革施工图已经明确,包括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不设置限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投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记者 王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