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房价上涨幻想,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
编辑/2020-08-03/ 分类:阳光推荐/阅读:
放弃房价上涨幻想,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自今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房住不炒”后的又一次重申 ...
放弃房价上涨幻想,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自今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房住不炒”后的又一次重申。在这个节点重申“房住不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就是说,经济内循环将会是下半年的发展基调,相关的财税、金融政策等,都将围绕经济内循环,更好地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等倾斜,而不会再通过放松楼市调控,伤害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不会因为房价上涨,对居民生活预期产生影响。
实际上,有关“双循环”的问题,早在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经有过明确表述。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高层又有过多次表述与强调。这也意味着,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经济工作,都有可能围绕“双循环”而展开。一切工作的重心,也将紧紧围绕“双循环”做出部署。特别是“国内大循环”,更是经济工作依赖的基础,是经济能否稳定健康有序的关键。
事实也是,在全球疫情继续蔓延和扩散、发达经济体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美国经济二季度暴跌32.9%,全球贸易额不断萎缩,WTO预计今年全世界贸易增速将缩水18.5%的情况下,出口这驾马车,已经很难再有太多奢望。因此,只能依靠国内需求开发、国内需求激活、国内需求畅通的“内循环”来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要扩大内需,就必须在消费上做文章。要做好消费的文章,就必须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消费能力可以激发。这其中,确保房价稳定、不让购房严重挤压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让房价上涨伤害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热情,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居民杠杆率已攀升至54.3%,比2008年的17.9%上升了36.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住户部门贷款总额已超过了50%。也就是说,居民杠杆率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住房贷款。这些贷款,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当期消费,也在影响着居民的未来消费。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让住房真正回归到居住属性,而不是投资,更不是投机,是实现经济“内循环”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
当然,在“房住不炒”问题上,需要把握好的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决不是要把房地产市场“定”死,而是要让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健康有序,要让居民能够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中理性消费、理智消费,而不是恐惧式消费、担忧式消费。坚持“房住不炒”的关键,就是要确保房价的稳定,让房价能够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对刚需还是要积极支持,并要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信贷政策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不因调控而大起大落。
如果能够坚持好“房住不炒”定位,房价稳定了,地价稳定了,预期也稳定了。那么,房地产对其他领域的发展也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制约和阻碍作用。特别是实体经济,不会因为地价上涨过快而投资成本增加,也不会因为房价上涨而使得企业员工对收入增长的要求过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同心协力、共度时艰。 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房住不炒”,不仅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要求,更是经济全局的谋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应当更多地从全局利益考虑,保持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严密关注房价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房地产市场只能扮演“稳定器”的作用,而不能成为影响经济“内循环”的不利因素。一些试图打房价上涨主意的地方,应当抛弃这种幻想,认认真真地按照“房住不炒”定位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调控工作,用好调整政策。房价可以适度下降,但决不能再继续上涨。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只能依靠实体经济、依靠经济“内循环”,而不是房地产。“房地产救市论”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能再采用这一理论和方法。
?
谭浩俊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自今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明确“房住不炒”后的又一次重申。在这个节点重申“房住不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注意到,此次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就是说,经济内循环将会是下半年的发展基调,相关的财税、金融政策等,都将围绕经济内循环,更好地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等倾斜,而不会再通过放松楼市调控,伤害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不会因为房价上涨,对居民生活预期产生影响。
实际上,有关“双循环”的问题,早在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已经有过明确表述。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高层又有过多次表述与强调。这也意味着,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经济工作,都有可能围绕“双循环”而展开。一切工作的重心,也将紧紧围绕“双循环”做出部署。特别是“国内大循环”,更是经济工作依赖的基础,是经济能否稳定健康有序的关键。
事实也是,在全球疫情继续蔓延和扩散、发达经济体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美国经济二季度暴跌32.9%,全球贸易额不断萎缩,WTO预计今年全世界贸易增速将缩水18.5%的情况下,出口这驾马车,已经很难再有太多奢望。因此,只能依靠国内需求开发、国内需求激活、国内需求畅通的“内循环”来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要扩大内需,就必须在消费上做文章。要做好消费的文章,就必须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消费能力可以激发。这其中,确保房价稳定、不让购房严重挤压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让房价上涨伤害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热情,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居民杠杆率已攀升至54.3%,比2008年的17.9%上升了36.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占住户部门贷款总额已超过了50%。也就是说,居民杠杆率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住房贷款。这些贷款,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当期消费,也在影响着居民的未来消费。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会更大。所以,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让住房真正回归到居住属性,而不是投资,更不是投机,是实现经济“内循环”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
当然,在“房住不炒”问题上,需要把握好的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决不是要把房地产市场“定”死,而是要让房地产市场变得更加健康有序,要让居民能够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中理性消费、理智消费,而不是恐惧式消费、担忧式消费。坚持“房住不炒”的关键,就是要确保房价的稳定,让房价能够与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对刚需还是要积极支持,并要有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信贷政策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不因调控而大起大落。
如果能够坚持好“房住不炒”定位,房价稳定了,地价稳定了,预期也稳定了。那么,房地产对其他领域的发展也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制约和阻碍作用。特别是实体经济,不会因为地价上涨过快而投资成本增加,也不会因为房价上涨而使得企业员工对收入增长的要求过高。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同心协力、共度时艰。 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房住不炒”,不仅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要求,更是经济全局的谋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应当更多地从全局利益考虑,保持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严密关注房价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房地产市场只能扮演“稳定器”的作用,而不能成为影响经济“内循环”的不利因素。一些试图打房价上涨主意的地方,应当抛弃这种幻想,认认真真地按照“房住不炒”定位要求,扎扎实实地抓好调控工作,用好调整政策。房价可以适度下降,但决不能再继续上涨。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只能依靠实体经济、依靠经济“内循环”,而不是房地产。“房地产救市论”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能再采用这一理论和方法。
?
谭浩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