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教育部出手规范人才称号 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

编辑/2020-12-20/ 分类:阳光指南/阅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 于正 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意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12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切实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意见》提出,要正确理解人才称号内涵。并指出,人才称号是在人才计划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人才的入选标识,是对人才阶段性学术成就、贡献和影响力的充分肯定,不是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也不是划分人才等级的标准,获得者不享有学术特权。

这一《意见》发布,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层寄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让人才称号回归本质,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内形成更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局面。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君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从政策层希望大学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未来对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学术评价要转向遵循人才发展的自身规律,对科学探索的自然规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中关于各种学界头衔称号层出不穷。诸如:长江学者、青年长江、杰出青年等称号,已经成为高校优秀人才和学术明星的代名词。在日趋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中,被标签化的高校“学术明星”们的身价也得到不断抬涨。

马君认为,人才头衔实际上起到了信号传递的作用,能够帮助高校简化人才识别的程序,因此在进行人才争夺时,各高校会不约而同将眼光投放在有头衔的高层次人才身上。但在实施过程中,含金量极高的人才头衔,往往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相挂钩。高校“帽子”泛滥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浮躁风气。

比如,学者之间过于追逐头衔,而不是以追求科学精神、学术影响力为主导,逐渐违背了制定人才计划和授予和使用人才称号的目的初衷。” 马君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针对这种浮躁风气, 2018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应改革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避免简单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头衔评价人才。

2018年6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其官网再次发布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公开信。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资助项目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应避免人才项目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

改进评估、评价和评审方法,让高校人才回归本质,本次《意见》也提出: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

同时,《意见》着重强调了坚持正确的收入分配导向,高校要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精神和物质激励结合、岗位职责和收入水平匹配,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不将人才称号与薪酬待遇等物质利益简单挂钩。

马君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政策层引导价值方向是正确的,但寄希望于出台文件,而没有相应政策执行配套就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尚有一定难度。一个人能获得长江学者等称号,其背后必然与学术能力、个人能力有直接关系。头衔一定程度上也学者指明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意见》中提出,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要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对不能按相关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岗位职责的,解约退出并不再提供计划支持;对有违反师德师风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制退出并撤销称号及入选资格,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

马君表示,人才应回归其探索科学精神的初衷,称号也指应单纯作为其学术成就的荣誉,避免人才项目的制度设计与资源、绩效金过于挂钩,应遵循高等教育客观发展规律,让学术回归学术。而不是作为个人跃升的台阶与金钱、名利挂钩。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阳光新闻源科技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20 阳光新闻源科技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