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新冠病毒污染物也可造成感染:进口虾风险高?
时隔5个月,官方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再度更新。今天(8月1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新版诊疗方案明确,新冠肺炎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此外,新版方案新增“常阳”患者的出院标准,并首次明确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作为疑似病例诊断依据之一。
变化1:新增“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记者注意到,新版方案对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描述有所变化,进一步完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增加“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变化2:新增“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对于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新版方案增加“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根据方案,MIS-C多发生于恢复期,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变化3:明确两类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诊断
目前,新冠肺炎的实验室检测诊断主要采用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两种检测方式。
哪些患者适用于抗体检测?方案明确,对两类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分别为临床怀疑新冠肺炎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以及病情处于恢复期且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方案还提到,一般不单独以抗体检测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方案提醒,“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在发病1周内阳性率较低”,并提到了可能导致假阳性的情形。方案提及,由于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原因,或者体内存在干扰物质或者标本原因,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方案首次明确,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作为疑似病例诊断依据之一。
变化4:新增“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对于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第七版诊疗方案要求发现疑似病例后应立即隔离治疗,专家会诊后仍考虑疑似病例,应在2个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新版方案在此基础上,新增“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变化5:明确尚未发现经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治疗方面,新版方案对应急性临床试用的抗病毒药物做了简要小结。
方案认为,某些药物经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仍未发现经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建议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并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根据方案,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
此外,α-干扰素、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可继续试用,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
变化6:强调“重视患者早期康复介入”
针对患者早期康复,方案强调要“重视患者早期康复介入,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障碍,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和干预,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体质和免疫能力。”
方案还增加了“护理”相关内容。方案根据患者病情,明确护理重点并做好基础护理,比如强调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卧床患者要预防压力性损伤。
变化7:新增“常阳”患者出院标准
患者出院标准也进一步细化。
对比新旧方案,普通患者出院标准并无变化。患者满足4项条件即可出院,分别为: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
不过,新版方案在此基础上新增“常阳”患者的出院标准。方案提到,对于满足前3项条件的患者,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和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的患者,如核酸仍持续阳性超过4周者,建议“通过抗体检测、病毒培养分离等方法对患者传染性进行综合评估后,判断是否出院。”
变化8:新增去过高风险地区应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与第七版方案相比,新版方案增加了面向社会公众的个人预防内容。
方案提出,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高风险地区或与确诊、疑似病例有接触史的,应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以来,国内至少已有9地10起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事件,均与进口冷冻生鲜相关。
来源:综合新京报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