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留在深圳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于听着这句歌词长大的80后来说,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对于深圳“痛并快乐着”的经历,目前已是一家企业财务经理的张华(化名)来说,记忆可能更深刻。因为“挣扎”总让人记忆深刻。2000年前后,张华第一次来深圳,便被这座城市的美景和活力给迷住。但要在这座一线城市留下来,她要面对许多压力。很快,她就扛不住了,只得返回老家。“第一次来深圳是别人带过来的,当时真的很苦,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她回忆。
然而,对于没有人脉、没有家庭背景,像一张白纸的张华来说,老家就是一个掐灭希望的地方。2002年她返深,这次留了下来。“那时候,有一些专家学者在担忧深圳的未来,但我们这个层次的人根本没有心思去关心这些问题。我们更多地是想着如何在这座城市活下去,呆下来。”
“刚到深圳时,干过普工,因为视力不行,接根线头都接不好,很快就被淘汰了;后来又当过服务员,但因服务意识比较差,也没干成啥事。再后来,终于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在一家公司里当出纳。从这里开始,人生才有了转机,之后我就一直干财务。”张华说。
当初,为了进入这一行,张华吃了不少苦。刚到深圳时,她辗转南油、西丽等地,边工作边学习,甚至还遭遇过抢劫。“那时候,不但工资低,而且还有治安问题,比如我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抢过。但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缺点掩盖不了她的朝气,掩盖不了她给人的希望。在打工之余,我晚上出去学电脑和财务等转型必备的技能。”
入行是留在深圳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找对象。张华表示,不少女生最后没有留在深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找到对象。“我们那批来了3个人,其他两位都是因为没有找到对象而返回老家。”张华说,“我一直有个观念,要想找到一个优秀的伴侣,自己一定也要优秀才行。优秀只有在你拼搏之后才会实现。”
其实,相对于张华她们那一批人,现在来深圳的建设者构成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如今的深圳产业层次已经远超20年前,产业结构也有了很大改变,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较大变化。不过,成功的路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这座城市不拼很难赢,不拼很难有奇迹,不拼就会枉费了你的青春。(贺辉红)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