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如何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五问大运河的保护与利用

编辑/2020-09-28/ 分类:阳光指南/阅读:
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9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在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专项规划目前全部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 ...

新京报讯(记者 姜慧梓)9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在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专项规划目前全部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由于时间跨度长,大运河文化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区性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勾勒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一问:如何实现京杭大运河有水?

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长刘冬顺介绍了京杭大运河的现状,目前,黄河以南段常年有水,黄河以北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的沧州城区段和天津西青城区段现状是基本常年有水。南运河的其他河段,小运河目前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针对现状,《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大运河主要河段有水,11个河段实现旅游通航。同时,确定了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各河段河道管护重点等。

目前,水利部正在深入研究大运河实现有水的方案。

方案的基本思路是统筹本地水、城镇再生水、南水北调和引黄等工程调水,解决水源问题,同时采取其他措施改善大运河水资源条件。

首先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强化大运河沿线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建设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注重“远近结合”。此外,对沿线地下水超采进行综合治理,近期将首先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为运河调水、引黄补水等途径,补充南运河河北段、小运河等河段的生态取水。远期,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解决南运河河北段小运河的有水问题。

二问:大运河何时能通航?

刘冬顺介绍,目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段现状是通航的,除了江南运河浙江段外,其他都已经达到二级、三级航道的标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南运河、小运河由于水资源短缺,近期无法实现旅游通航。

值得注意的是,北运河部分河段已经具备优先实现旅游通航条件。从通航安排看,近期要实现北运河分段旅游通航,远期争取实现全线旅游通航。目前,北运河旅游通航总体方案已经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刘冬顺表示,北运河旅游通航目前面临着两个突出困难。一方面,跨河沿河建筑碍航,使得目前现状的北运河只能满足分段旅游通航要求,还不能满足全线旅游通航要求。据初步统计,北运河干流现有跨河铁路、公路桥约66座,其中38座属于碍航建筑物,有拦河闸坝水工建筑物4座,除了新北关闸是船闸以外,其他的13座都没有预留通航设施。

另一方面,北运河的水资源量及其季节性分布现状,难以满足北运河全线通航水量的需求,航运水源仍然呈现紧缺状态。

三问:如何保护沿线文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大运河的灵魂。据统计,大运河沿线水工遗产、运河故道、古城古镇等有1200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项。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辛泸江表示,“保护优先”要放在首位,比如,将开展资源调查、提升保护层级、推动保护立法、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规划体系等,对水工遗存、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丰富的大运河遗产类型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利用。

传承方面,将以大运河文物等各类文化遗产为主体,要构建大运河国家记忆体系。对重要文物进行保护修缮和展示,建设统一规范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标识展示系统,建立一批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和专题博物馆。同时,通过国家遗产线路串联六大文化高地,打造代表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店。

辛泸江表示,保护大运河,不仅仅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好,还要与大运河沿线特色景观风貌保护相结合,维护遗产本体的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也提出,要将大运河周边景观风貌作为保护对象,纳入保护范围,明确各地在保护区划内对景观风貌管控提出严格要求,细化相关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管理规定,并加强监管,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管控、整治。

四问:如何兼顾文化带建设与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表示,大运河是一千多年来中华民族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结晶,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文化带建设必须统筹推进。

根据《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空间上是统筹控制的,文化保护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用水总量、水环境质量等是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约束性指标。

规划提出,严格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河段和遗产点的空间形态,将大运河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严格控制大运河沿线地区景区景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以及特色小镇等周边的生态空间占用。

同时,大运河有水河段两岸一公里滨河生态空间,以及两公里以内的核心监控区将实施差异化的保护管理政策。

万军认为,要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支撑。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需要有先进的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的引领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二者相辅相成。

五问:文旅融合如何助推沿线产业发展?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了大运河文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以国家文化公园展示、资源开发、品牌标识等为重点,将推出文化艺术精品力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和系列品牌等。

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司长张永新表示,未来将发展沿区旅行、博物馆旅游等,鼓励开发文博创意产品,打造非遗主题精品线路,在沿线建设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特色民宿等的发展,培育数字文旅新型业态,同步提升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业态要素水平和服务品质,打造运河城市、运河产品、运河节庆等品牌体系。

同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沿线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开展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文化中心功能融合试点,沿线交通枢纽建设一批游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推进数字文化智慧旅游项目。此外,还将推出大运河文化艺术作品。

链接:大运河立法取得新进展

欧晓理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文物局推动浙江省率先推进大运河立法进程,起草形成《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指导山东省启动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委托江苏省建设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沿线6个城市遗产监测预警平台运行情况的调研。

同时,沿线各地也在建规立制,天津市率先制定实施了《大运河天津段核心监控区空间管控细则》,沿线其他省市参照出台了相关的管控措施。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陈思

TAG:
阅读:
广告 330*360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告 330*360

热门文章

HOT NEWS
  • 周榜
  • 月榜
广告 330*360
仿站低至300元,新闻自媒体
阳光新闻源科技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新闻自媒体联系QQ:327004128 邮箱:327004128@qq.com Copyright © 2015-2020 阳光新闻源科技 版权所有
二维码
意见反馈 二维码